今年冬季,為了確保寒潮天氣下居民取暖質量,吉林省供熱機組實施全容量開機。同時,吉林電網進入風力大發季節。11月29日,吉林風電最大發電電力達682.5萬千瓦、日發電量1.5億千瓦時,均創新高。“我們應用‘電網-城市’供熱系統協同的能量管理系統,實現了電網與大型城市供熱系統的協同調控,確保全省電力保供和新能源電力消納形勢平穩。”12月2日,吉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專責王堯說。
“電網-城市”供熱系統協同的能量管理系統,是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高寒地區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能量管理與協同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科研項目的一項成果。該系統應用在吉林電網調控主站、熱力公司、熱電廠、風電場、儲熱式電采暖站等,可協同調控電網與城市供熱系統。
據介紹,面對吉林冬季供熱和新能源電力消納需求,國網吉林電力通過構建城市供熱系統和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聯合調控體系,破解東北高寒地區“電-熱耦合”難題,在保障供熱質量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該公司科研團隊經過產學研聯合攻關,先后攻克了供熱系統動態建模、靈活性量化評估、“電-熱”協同優化調控、多時間尺度概率調度等多項關鍵技術,在調控新手段、決策新方法和協同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和原創性理論和技術成果,形成了“高寒地區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能量管理與協同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科研項目。
“高寒地區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能量管理與協同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取得了多項原創性成果,為統籌做好電力保供和新能源機組并網消納提供了技術支撐。該項目獲評2022年吉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其中,項目首創的基于多預測模型動態自適應融合的熱負荷預測技術,建立含熱慣性的城市供熱系統動態等值和靈活性評估模型,實現了供熱系統儲放熱能力及調節容量的量化評估;構建融合電/熱快慢差異特性的多時間尺度“電-熱”聯合調度模型,提升了城市供熱系統的靈活性,進一步挖掘新能源電力消納潛力;構建風險量化的機會約束機組組合和概率經濟調度模型,確保了電網安全運行與高比例新能源電力消納。
目前,該項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吉林省41座風電場、47座儲熱式電采暖站及400余座城市供熱換熱站全面推廣應用,在保障供熱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電-熱”協同互補,降低用能成本,提高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對支撐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建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張亮 李寶聚)